一、赛事介绍
安徽省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是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2年安徽省高等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和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并公布的教学大赛之一。本届赛事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阜阳师范大学承办,面向本科师范院校专职教师、高校师范专业全日制在籍本(专)科生的大赛。本赛事全面检验参赛选手的学科素养、教学技能、沟通表达、综合育人等各项能力,集中展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二、赛事项目化团队历史成绩
外国语学院在此项赛事中历年成绩表现良好, 2020年10月,陶然以全省排名第二获得安徽省2020年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二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中学英语组一等奖,朱秋云以全省排名第十三获得中学英语组二等奖。2021年胡倩如和沈鑫钰均获安徽省2021年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三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中学英语组二等奖。
本年度,在备赛安徽省2022年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四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的过程中,经过层层选拔考验的参赛选手们以师兄师姐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参赛经验,在优秀案例的基础上不断磨砺和创新,精益求精打磨参赛作品。通过本次竞赛和培训,参赛选手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在比赛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水平,获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三、赛事项目化指导团队
1.团队介绍
本赛事指导团队包括周华,周建华,李吟,李河发,童慧敏,程艳,景西亚,熊章斌和张露露共9名教师。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7人,梯队合理、教学和指导经验丰富、理论实践指导互补、责任心强、乐于奉献。
2.指导团队运作方式
本团队分工明确,周华老师作为团队负责人,负责指导方案制定和理论指导;周建华、李吟老师负责统筹策划;童慧敏,李河发,程艳,景西亚等老师负责学生培训具体事宜;全体教师参与实践指导。团队成员通过会议的方式,对工作内容,指导原则,执行方法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
团队注重沟通与合作,在长期的指导过程中,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运作方式,具体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选拔预备选手,整个过程指导团队全员参与。以教研室和英语专业为单位,通过宣传、动员学生报名参加本赛事初选,参赛者需要提交一份5分钟的说课视频,一份10分钟的上课视频和一份完整的教案。全体指导团队教师集中评议审核,挑选预备选手。
第二阶段是筛选种子选手,指导团队全员参与。指导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预备选手进行师范生技能方面的专项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丰富理论和实践知识,并不断打磨自己的参赛作品。指导团队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和综合素质,最终选定种子选手。
第三阶段是打磨参赛作品,指导团队采取3对1的指导方式,每位选手配备3人指导团队。同时各个指导小组之间保持有效沟通,互相给出建议,实现资源共享。
四、赛事项目化指导团队年度工作纪实
1.年度指导计划
学期内:每年春季学期,团队以初赛,复赛,决赛的形式选拔一批学生纳入师范生技能竞赛选手库。本届比赛初赛于3月20日举行,共有近180名来自不同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参与。复赛共分三组,安排在4月10日举行,择优选出6位选手进入决赛。师范生技能竞赛团队教师轮流按照计划表定期对新入库的选手进行语音语调,台风,表现力,板书设计,文本分析,教案撰写及PPT制作等各方面的培训。
暑期:暑期时间比较充裕,团队教师在7-8月期间,单周对几名经过决赛选拔出来的选手进行线上模拟比赛,双周选取选手库成员进行线上模拟比赛,其他选手库成员线上观赛,并针对选手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暑期开始和结束会两次邀请往届师范生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对师范生技能竞赛团队学生进行线上备赛参赛经验交流。
2.学生选拔过程
初赛:为了鼓励学生参赛,扩大学生参与面,初赛一般以线上形式举行,参赛选手只需按照规定提交参赛作品即可。根据比赛要求,学生需制作课件,并提交完整的教学设计一份,10-15分钟模拟授课视频一份,5分钟说课视频一份。团队教师会从学生的教学设计,语音语调、教风教态和板书设计几方面进行打分,选出大概四分之一的同学进入复赛。初赛中三分之一的同学将进入师范生技能竞赛选手库。
复赛:复赛一般采取线下比赛,选手赛前需提交教学设计一份,现场展示分为说课和讲课两部分,说课5分钟,讲课十分钟,团队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教学设计,语音语调、教风教态和板书设计几方面进行打分,因为是线下面对面的形式,评委老师会对每一位选手的优缺点进行点评,以达到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的目的,最终选出四分之一同学进入决赛,未进决赛的同学依然留在选手库里,按时参加学期内和暑期的定时线下或者线上培训、交流活动。
决赛:决赛一般是六月份,也是线下面对面的形式,不管是复赛还是决赛,师范生技能竞赛选手库的学生都是要出席旁观,发现自己的不足,互相学习提高。
3.具体指导过程
经过三次选拔,学期内培训和暑期模拟比赛,九月份开学,师范生技能团队教师会隔天选择晚自习或者周六周日的时间对参加校赛的几名同学进行针对性的磨课,一遍遍地听取学生的说课讲课,和学生一起打磨课程设计,PPT的制作,说课的设计,讲课每一部分的逻辑,过渡衔接,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规范语音语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纠正学生的台风,等等,师生共同努力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在校赛的讲台上以及后期省赛的屏幕上。
4.指导教师心得与赛事年度指导总结
每一次比赛都是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机会,在整个参赛和评比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所收获,发现教与学中的不足,并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中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不断进步,真正实现了师范认证下英语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
五、参赛学生心得
周汪宇,李张俊
(2022年参赛获奖选手)
1.参赛目的
最初参加此次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主要是因为想要在英语应用能力和表现力两个方面提升自己,而在真正接触此次比赛后才意识到,这更加锻炼的是我们作为师范生的教学能基本功,如何去教授知识是我们参加比赛关注的重中之重。
2.备赛过程
在备赛过程中,老师首先对我们的教学思路提出了问题:PPT单页内容丰富,但前后联系不紧密,让人抓不到重点。认真思考老师指出的问题,发现正如老师说的那样,PPT想到哪做到哪,每一页做得很好,但翻到下一张就乱了思路,缺乏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在详细思考和舍取后,选择了一个重点,按照“导入主题---文章具体信息归纳---文章内容具体例子---结合例子概括文章隐含观点---依据课文所学评价社会人物---总结”的逻辑作了修改,经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制作出了最令人满意的一个版本。除了在思路方面,指导老师也对教学设计中具体的用词用句作了指导与完善。在整个备赛过程中,老师常常带我们一起排练试课,让我们对教学内容更加熟悉,并指出试讲中暴露的问题。在参加正式比赛录制时,站在镜头面前,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表情僵硬,这需要多多的锻炼,一次两次是很难做到在镜头前从容自如,因此正式录制,不论是说课还是讲课,都反反复复录了多次,希望能够录出最完美的状态。
3.体验与收获
通过这次比赛,学到了许多相关的专业和教学知识,掌握了恰当的英语课堂教学技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也有了一定的体会:
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启动学生思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有价值的和个性的东西。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提升,让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
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不是一味地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要学会打破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情境代入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4.给下届学生的话
总而言之,本次比赛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实践平台以及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希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学弟学妹们以赛为帆,扬帆起航,扎实打好英语专业学科基础,坚持专业知识和教育情怀兼收并蓄,为英语专业发展贡献青春活力,为英语教育事业注入一股新力量,在未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文/李河发、童慧敏、程艳、景西亚、李明 审/余荣琦)